中国6G,重要突破!
《环球时报》记者4月19日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获悉,近日,二院25所在北京完成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的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,利用高精度螺旋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《环球时报》记者4月19日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获悉,近日,二院25所在北京完成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的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,利用高精度螺旋相位板天线在110GHz频段实现4种不同波束模态,通过4模态合成在10GHz的传输带宽上完成100Gbps无线实时传输,最大限度提升了带宽利用率,为我国6G通信技术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。
无线回传技术是移动回传网络中连接基站与核心网设备的关键技术。随着通信速率需求的不断提升,移动通信频段被扩展至毫米波和更高的太赫兹频段,信号传输损耗大大增加,基站部署密度将成倍增长。在基站“高度致密化”的5G/6G通信时代,传统基于光纤的承载网传输将面临成本高、部署周期长、灵活性差等问题,无线回传技术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。据研究报告指出,2023年全球基站使用无线回传的比例将高达62%以上。
据《环球时报》记者了解,太赫兹通信作为新型频谱技术,可提供更大传输带宽,满足更高速率的传输需求,逐渐成为6G通信关键技术之一。面向未来,6G通信峰值速率将达到1Tbps,需要在已有频谱资源下进一步提高利用率,实现更高的无线传输能力。
25所自2021年瞄准6G通信的热点需求,紧跟国际通信技术前沿,选择太赫兹轨道角动量通信作为全新突破方向,在太赫兹频段上实现多路信号复用传输,完成超大容量的数据传输,频谱利用率提升两倍以上。未来,该技术还可服务于10m-1km的近距离宽带传输领域,为探月、探火着陆器和巡航器之间的高速传输,航天飞行器内部的无缆总线传输等航天领域应用提供支撑,为我国深空探测、新型航天器研发提供信息保障能力。
标签:
《环球时报》记者4月19日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获悉,近日,二院25所在北京完成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的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,利用高精度螺旋
VOCs(挥发性有机化合物)是一类常见的空气污染物,如果排放到大气中,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。因此,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VOCs的排放
本报讯(记者杨溢陈梦娇)“如果可以救人,那一定要救!”日前,张家港新市民刘浩前往苏州捐献造血干细胞,这是张家港今年第1例造血干细胞...
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。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,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,此时人们在养生时应遵循自然节气的变化,针对
证券时报网讯,据海南省旅游协会消息,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近日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》,结合海南省旅文厅指导意见,
【从需求的季节性因素看玻璃做多安全期还有多久?】2023年春节期间部分深加工企业没有停工,近期玻璃深加工企业钢化炉开工率更是创出2022年年
游客打卡“网红地”迷失深山,崇阳民警2小时紧急救援---通讯员陈昭魏圆。4月16日下午5时30分,咸宁市崇阳县公安局路口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求...
据人民日报报导,近日,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:2023年,甘肃把新建1万公里自然村(组)通硬化路建设项目纳入为民实事
[ 相关新闻 ]